Skip to main content

《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

《苔丝》篇摘录心得

爱可以分成三个等级:第一层是爱上她的“漂亮”(看得见的);第二层是喜欢她的“美丽”,这里除了外在的美,还有一种内在品质的光芒,让人感到从内向外的美好;第三层是爱上她的“好看”,这是一种内质的感觉,超越了外貌和身体,是精神层面的心灵感应,是一种看不见的美,心看见了

  • 最表层的爱停留在肉体层面,这种爱的实质是性的欲望;
  • 真正的爱应该注视到内在的品质,或许这点需要用心感受,最终达到精神层面的感应共鸣,心连心,感受彼此的心跳和温度
  • 现实亲密关系中,外在吸引是合理的,但不能是唯一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观最重要。平时应该注重倾听对方心声,感受和表现真实的彼此,多沟通交流,在时间齿轮转动下磨砺彼此的灵魂,连结共鸣

克莱尔总的来说还是太简单,他没有上过大学,生活经历长期局限在一个不太大的范围里面。外部的世界是什么,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在哪里,他其实也不太了解。尽管他也在努力第拓展生存体验,但对于世界的见识还是充满了主观的想象......我们常常说,单纯是一种优良的品质,但在这个时候,克莱尔的单纯限制了他对苔丝的心灵感应

  • 成长环境的局限会限制一个人视野和思想的广度。现实亲密关系中,需要提高共情能力,要主动理解感受对方,不能以没经历过等理由为借口。
  • 情绪化方面,真性情的表达 ok,但不能过度“作”,不能双标,对待自己和对待对方的衡量尺度标准要一致。
  • 爱有甜有苦,不能只享乐而不分担痛苦,要彼此信任结伴而行,爱情的深度或许不是最甜蜜时的高度而是低谷时共处承担时的深度

听到苔丝这样说,一开始克莱尔觉得难以置信,但他从苔丝的激动表情里看到了真相,更看到了真爱,看到苔丝灵魂深处的纯洁。他毫不犹疑地携手苔丝一起逃亡,虽然两个人都知道绝对逃不出警察的追捕,但在生死一线中实现生命之爱,无论多么短暂,都足以告慰一生。

  • 真正的爱,可能在低谷或绝境中才能显现本质。甜蜜可以伪装,但绝境低谷生死关头不会欺骗。甜蜜时共处,绝境低谷时是陪伴还是离开,才是爱的考验
  • 结伴携手同行,哪怕是面对黑暗面对死亡,是一种清醒的承担。健康的亲密关系不应该逃避问题,沉迷索取享受忽视矛盾,而是应该一起面对一起解决,哪怕结局不美好。相比口头快乐到永远,共同经历痛苦、共同奋斗努力才是真正的爱
  • 彼此陪伴彼此见证或许是最深刻的亲密关系,即重视当下,即使没有明天,今天的爱也是完整美好的。彼此足印或许很长或许很短,但只要彼此留下的每一对都完整都结实都填充好双方的爱,就足够

《呼啸山庄》篇摘录心得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探索。一旦开了头,会让自己有一个新的发现、新的感觉,给心灵一种推动力

  • 爱情的海域不是静止的,而是有波浪的共同航行的旅程,会遇到一个个新大陆
  • 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都会变化,健康的亲密关系应该努力共同建立“成长型关系”,这或许需要两个人定期交流沟通对话,分享彼此的心得感悟
  • 精神探索很重要,有深度广度的精神世界可以拥有更健康的去爱对方的能力。在亲密关系中,也应该重视彼此的精神世界兴趣爱好,积极去了解或尝试,积极地接受对方的分享并全力支持
  • 新的发现、新的感觉是一种新鲜度的活力,可以尝试一起学习新技能,一起陪伴用新视角感受世界
  • 或许过程会有观点的差异,但也未尝不是丰富彼此精神世界的契机,要积极地去对待了解,不能主观排斥

从人的普遍生存状况来看,每个人都有内心的热情和浪漫,但这些火焰般的感情和向往常常超出了现实可能性,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情感悄悄地压制下去,用一些热烈的消费方式,把性情中的能量释放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变老了

  • 爱情的火焰是美丽的,现实生活可能受到社会规则、家庭道德等因素被限制,但这火焰不应该如此简单就被熄灭,也不应该在时间流逝中熄了火,这两簇火焰可以微弱但一定要相互照耀温暖彼此,想办法在合适的时机调高火焰闪烁起来
  • 现实亲密关系中,不应该吝啬彼此亲密行为的表达,有时爱意的表达很简单,拥抱亲吻对话注视。
  • 热恋期或许短暂,但不能就不去发掘新的激情。可以建立一些仪式感比如定期去做一些调高爱情火焰的行为,可以小场景也可以大场景,比如每天早安拥抱、每周一次互喂彼此的晚餐、每月一次抽签盲盒活动、每季度共同读一本书共同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记录存档,定期如每年或半年回顾。不应过多停留在短暂快感的购物消费等娱乐行为,短暂消费快感比长期耐心陪伴来得容易,非消费主义行为会更浪漫。
  • 接受恋爱时期的过度,可能前期甜蜜爆表,但后期的陪伴支持细水长流或许更温暖耀眼,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 爱情的方向是两人共同掌舵的,需要共同努力向着一个方向手把手地陪伴前行,前方的路不管怎样,都是两人的共同选择,或许花园绿洲或许黑暗荆棘,但是选择了就不要怕不要后悔,走就是了,或许经历了这些彼此人生这样才精彩才值得不虚此行

艾米莉和她的姐妹是有见识的女子,她们曾经为了筹办法语学校,一起去布鲁塞尔学习法语,还到伦敦等地与文学界交流,因此,艾米莉能够看到人的一个普遍的悲剧:狭窄。狭窄的生活造成人狭窄的性格、狭窄的理念、狭窄的感情、狭窄的愿望,使人们内心所有的美好都扭曲变形,变成毁灭性的能量。

  • 生活圈子小会带来视野的狭窄,需要努力探索新的空间,不管是现实还是精神世界,外出旅行、阅读书籍、学习新技能、获取新资讯
  • 不应过分代入主观思想,爱情本来就是多元的,不受道德社会规范束缚的,是自由的,没有衡量标准。亲密关系中应多积极反馈肯定,不能暴力沟通,语气态度生硬强势
  • 情感表达不应局限在日常功能,应重视精神世界,可以定期不讨论现实生活,只讨论读书感受、回忆感受或者一些自由想法和期待
  • 不被现实束缚,制定彼此的愿望清单并共同去实现(可以是冒险的旅程,可以是有挑战的运动,可以是学习技能,什么都可以)
  • 积极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支持或钻进去感受尝试
  • 保持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对彼此的好奇心、共同探索、有分歧不能狭隘主观排斥,要沟通反思自己的想法,对未来充满期待,陪伴前行

这在我们当代社会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很多“爱情”看上去轰轰烈烈如火如焰,但仔细分辨,内核还是爱自己。美国哲学家弗洛姆分析过两种爱:幼稚的爱与成熟的爱。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反过来,“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如果一个人没有爱的能力,只有需要的渴望,那他怎么能够给予他人真实的温暖呢?

  • 爱是需求的基石,因为爱对方,才关注对方,想和对方分享
  • 爱的是对方,真实的对方,而不是对方的附属物或技能能力,比如如果对方陷入低谷危机重病家庭变故等,自己这份爱是否能够坚定不移
  • 亲密关系是两个人共同的事情,不能太过自我,爱情也不是工具不是自己实现某种想法的途径,应该关注两人共同可以创造什么感受什么,一起成长
  • 要培养长期共情能力,关注对方的真实需求,同时也不能武断强迫对方按自己意愿生活,尊重对方的想法
  • 要有责任感,耐心自愿主动的陪伴。不过分要求伴侣而是先审视自己。
  • 多沟通多交流,更新对彼此的感知认知,比如除了日常生活观察,可以定期如每个月进行关系复盘,沟通这段时间对彼此的想法,对一些事的感受,是否存在误解。如果什么负面事件都没有,那就感谢彼此的陪伴,好好拥抱亲吻
  • 爱不是一种感受,而是行动。激情是人为创造的,是需要行动的,想要爱,那就想办法去点燃,温度不重要,重要的彼此感受到温暖温度感受到对方,就算暂时熄灭,也仍然愿意重新点燃,共赴未来

爱情的本质是一种力量的相互放大,是一种锦上添花,两个人都有对未来的共同向往,都有生命的创造力,相爱就是彼此欣赏,彼此加油,这样才有让人幸福的感觉。如果把爱情和婚姻看成改变命运的救生圈,看成解决自身生存问题的药方,这种所谓的爱其实只是爱自己,动机和欲望都非常狭隘,是把自己的未来强加给对方。

  • 健康的爱情是两个人彼此共同努力向上的,过程中彼此鼓励彼此陪伴,共同成长成为更好的彼此。而不是单方面自私的依赖利用索取
  • 还是上面敲过的,爱的是真实的对方,不是对方的附属价值,如果对方陷入低谷危机自己还会不会陪伴会不会共同承担
  • 亲密关系中可以定期复盘彼此的能量值,是变高还是变低,受什么影响,哪些点可以让彼此更有力量,彼此共同创造了什么,记录定期回顾,感恩彼此陪伴
  • 寻找共同兴趣爱好目标的交集,而不是强硬要求一致
  • 真正的爱情不是专注于找到避风港,而是成为彼此在狂风暴雨黑暗荆棘中依然挺拔温暖可以绝对信任依靠的那棵树

“恋”和“爱”是密切相关,但本质不同。“恋”是两条鱼顺流而下的快乐,即两情相悦。“爱”大不相同,爱是逆流而上,彼此汲取着奋斗的力量。爱是独一无二,互相在崎岖山道上体会对方的勇气,互相打开内心的温暖。用《诗经》里的诗句来说,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在亲密关系中应该重视彼此鼓励汲取力量共同奋斗,余生或许漫长,要一起培育挖掘彼此持久的色彩,能一起享受短暂的快乐也要能要执手一生面对挫折困难的勇气

现实中很多都是从“恋”走向“爱”,但中途分离的不计其数,为什么?因为依恋与深爱之间有千山万水,“爱”需要两个人一步步攀登,共同创造只属于两个人的生命时光。当一条荒道上只有两行脚印的时候,爱情的花朵才会在路边骄傲地开放

  • 爱情不是完美无缺的,两人的共同经历会产生裂隙,这或许是情感呼吸通道的另辟蹊径,是一种美。彼此携手坚持陪伴理解,或许多年后看到这些裂痕也会觉得是彼此生命共同的杰作

耐莉问她为什么爱埃德加?凯瑟琳说一大串理由:“他长得俊俏,跟他在一起很开心”;“为的是他年青,满面春风”;“他将来会有很多钱,我会成为这一带最尊贵的女人,嫁给这样一个丈夫,我会感到得意的”。耐莉说“这都很糟”,因为这些都是很通用的标准,都是生活的外部条件,而不是爱情本身。

  • 还是和上面有提到的,爱上一个人本身而不是对方的附属价值。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到的,需要用心去感受的
  • 重视彼此的存在,就算不在身边,也会觉得有对方相伴,爱是动词不是名词,需要用行动去表现,也会在行动中被感受

现在我嫁给希斯克利夫,那可辱没了自己;因此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是怎样的爱他;而我爱他可不是因为他长得俊俏,耐莉,而是因为他比我更是我自个儿。不管我们的灵魂是用什么料子做成的,他和我是同一个料子;而埃德加呢,却像月光和闪电、冰霜和火焰那样和我们截然不同。……我生命中最大的思念就是希斯克利夫。即使其他一切都毁灭了,独有他留下来,我依然还是我。假使其他一切都留下来,独有他给毁灭了,那整个宇宙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陌生人,我再不像是它的一部分了。

  • 这段告白看起来真的很炸裂一般的存在,有被震惊到,或许这是一种超越精神世界的共鸣。现实中健康的亲密关系应该像两棵相邻的树一样,地下根系交织万缕,地上都是向阳生长的,应该是阳光的。
  • 精神共鸣是共同追求的,但这连接是阳光的,不是吞噬依赖
  • 在现实生活中,探析精神世界、精神世界互相交错感受、设立冲突缓冲机制、相对独立但感知对方都是很有必要的
    • 探析精神世界:定期独立列举令自己精神世界兴奋的、令自己情绪波动的、对方日常价值观认可的几件事,和对方分享,看看彼此重叠和互补的部分,感受彼此的张力
    • 精神世界互相交错感受:如果彼此有一些观点不一致容易发生争吵,那么可以记录下来,选一段合适的时间来一个特殊仪式,比如 A 习惯晚睡,B 习惯早睡,那么可以一个月选一周一起早睡,下个月选一周一起晚睡,感受体验尊重彼此,或许会收获意外的惊喜呢
    • 设立冲突缓冲机制:发生冲突不可怕,可怕是不去面对冷暴力产生误解。所以遇到明确的冲突时,应该提示彼此进入了一种特殊模式(可以自主命名),然后设定一种缓冲方式,比如拥抱 30 秒,让彼此状态平息,利于沟通交流
    • 相对独立但感知对方:彼此是独立的共生体,也需要定期解耦,比如每周安排一段非同步时间,即在同一空间下做自己各自的事情,但是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存在;每季度进行一次单人冒险,即各自分开去完全陌生的地方独处一天,然后带回一件小惊喜礼物给对方

真爱中包含着忘我

  • 忘我不是过度讨好,而是出自内心的共情创造,这个过程是幸福美妙的,不会更疲惫更委屈
  • 设定关系安全词,当一方感受到明显不适时,用安全词暂停一下活动,平静思考下一步
  • 双方共同专注愉悦地做一件事会自然地产生“忘我”感受,生活中要发现留意这种活动
  • 爱的奉献是自主的行为,是有自我意识的,不求回报的,哪怕对方不知道也愿意这样去做的
  • 爱是自由不受束缚的,彼此有共同行驶的方向,如果面临单方面妥协场景时,试着尝试看能否转化为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