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明暗的交错
曝光原理
拍摄画面的明与暗 ≈ 捕捉光线的多与少,即小孔成像中小孔的每次打开和关闭对应一次进光事件,即曝光
现代相机或手机使用机械快门或电子快门控光
相机进光量的控制方式
1. 通过控制小孔打开的时间长短
小孔打开时间越长,进光时间越长,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孔径不变前提)
进光时间即快门速度,以秒为单位,iPhone 中跨度是 1/125000s ~ 1s
光绘作品拍摄原理:快门打开时间较长且镜头范围内有高速移动的物体,物体在画面中形成轨迹(如果相机晃动画面就会整体模糊,手持相机快门速度不能低于 1/25s
)
传统相机中,按下一次快门即完成一次曝光(安全快门)
iPhone 按下一次拍摄键实际完成了多次曝光
举例展现运动员奔跑速度场景:提前设置较慢的快门速度,当取景画面中出现目标移动物体,跟随物体运动方向转动手机,保持取景框始终跟随物体运动再按快门
2. 通过控制小孔的孔径大小
小孔打开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
可调节孔径即光圈,常见光圈数值有:
- f1.8
- f2.8
- f8
- f16
数值越小代表光圈越大,即孔径越大,进光越多 [ todo 话说什么场景要用到大光圈呢 ]
iPhone 的镜头是恒定光圈镜头,只能通过快门速度来调节进光量
感光度也会控制曝光,传感器对于光线的敏感程度可调节,越敏感画面越亮,越弱则画面越暗
ISO 是衡量感光度的参数,数值越大,传感器对光线的感受能力越好,常见数值有:
- ISO 100
- ISO 200
- ISO 1600
- ...
感光度的提高会让画面质量下降
调节曝光
iPhone 是自动曝光,按照拍摄画面亮度混合为 18% 的中灰色为标准进行曝光
标准曝光可能会在一些场景出现问题:
- 拍摄纯白色的雪,画面会显得灰暗
- 夕阳逆光人像中人物面部会暗(曝光不足形成剪影效果)
- 对画面中重点内容进行加权处理
曝光参数调整
- 标准曝光值: 1
- X:光圈
- Y:快门速度
- Z:感光度
X + Y + Z ≈ 1
在 iPhone 中由于光圈恒定,故 Y + Z ≈ 1
摄影意图最终决定拍摄参数的调整方向
- 想要拍摄光轨效果照片,光轨出现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即
Y↑
,故Z↓
- 想要拍摄清晰的高速运动的物体,需要快的快门速度,即
Y↓
,故Z↑
公式也不能无脑硬套,还要考虑环境等因素,如进行慢门光绘(长曝光)拍照时:
- 如果环境光线十分充足,此时将感光度
Z
降到最低,Y
也无法满足曝光时长 - 如果处于弱光环境中,
Y↓
达到手持拍摄的极限值,也不能让Z
无限↑
,前面提到过感光度过高会导致画质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 iPhone 原生相机功能没有提供参数调整,由相机自动曝光,需使用三方软件调节参数进行手动曝光
手动曝光可适用的场景:
- 光轨
- 星空
- 光绘
曝光干预手法
1. 点按画面
即直接点按拍摄预览界面中不同位置控制明暗
- 点击画面中相对较暗的地方,画面整体会变亮
- 点击画面中相对较亮的地方,画面整体会变暗
点击区域这个操作的本质是提高这个区域的曝光权重,即按照这个区域进行 18% 中性灰曝光
- 暗区接近中性灰需要提高亮度
- 亮区接近中性灰需要降低亮度
2. 调节滑杆
调节对焦框旁边的曝光滑杆可以控制画面敏感
需要注意的时,滑杆的可调整范围是根据点按区域的亮度为基准
3. 曝光补偿按钮
iOS 14 加入了曝光补偿按钮,可以快速精准地调整曝光
点按操作会触发对焦和干预曝光,很多场景不需要按照主体曝光,需要曝光和对焦分离
书中写道在手机自动曝光的基础上略微降低曝光会让照片更有品质 [ TODO 待理解实践... ]
认识太阳光线
一天中太阳的东升西落会带来不同的光线,日出日落前后的光线十分独特
光线的方向可以用来控制画面中的高光和阴影,光线的存在感可以展现出氛围感(光线的色彩或方向)
曝光原则:先在画面中找到光线的踪迹,再考虑如何利用亮部暗部对比烘托氛围感,这会是个美妙的过程